首页>聚焦 > >正文
圈内最担心的这件事,还是爆上热搜
2023-08-18 00:58:48来源:毒舌电影

这件事情 Sir 觉得有必要聊聊了。

前天,伊甸园字幕组的负责人 @邦德的那个猪发了条微博,不满《孤注一掷》剧情中对字幕组的呈现方式,宣布解散伊甸园字幕组

随即,网友们纷纷站队。


【资料图】

有人指责电影创作者的抹黑行为,也有人连忙为之辩解,称剧组早就有了解释。

一天之后。

字幕组解散的消息直接登上了微博热搜前三。

甚至还上了新闻。

这可能并不像某个明星的新闻八卦那么受关注。

但是跟每一个影迷更紧密相关。

关于字幕组,是一个中间的,含混的,甚至有点 " 灰色 " 的话题,难以给出一个斩钉截铁定的论断。

但越是这样,Sir 觉得越有必要厘清一些基本问题。

最终所有的问题其实都关于——

我们为何含糊其辞。

我们为何草木皆兵。

电影拍了什么?

争议起源于《孤注一掷》的一个情节。

王大陆的角色,顾天之,是一个字幕组的运营者。

一天。

他接到了一个广告投放的邮件,而这个邮件内容就是我们曾在盗版电影里看到的 " 性感荷官,在线发牌 " 的博彩广告。

这算是抹黑了吗?

电影里交代了两点:

1、字幕组最终没有同意贴这样的广告;

2、诈骗团伙爬取了字幕组的联系方式,定向发邮件给他们,也就是说字幕组也是被钓的 " 鱼 "

顾天之之所以走入赌博陷阱,原因与字幕组无关,是因为自己的 " 好奇心 ",以及 " 贪心 "。

既然如此,为什么还会有人不满?

他们的理由是——

误导。

影片中,提及字幕组的情节出现了两次。

第一次。

是诈骗集团指示潘生,把博彩广告发给字幕组,说明这是他们重点的推广途径。

第二次。

则是顾天之的小伙伴收到博彩广告的邮件,讨论接不接,字幕组的运营需要成本,说明也有可能一念之差就 " 接了 "。

更何况。

现实中我们都看过大量的嵌入博彩广告的视频。

从心理层面上来说,这也更加深了我们认为字幕组 " 接广告 " 的思维。

也是因此。

对于不少观众来说, 这一段,太扎心了。

甚至,不少观众也有了—— " 字幕组是会接赌场广告的,而且一条就能赚三千 " 的印象。

这就是难以说清的地方。

一方面。

你能阻止别人联想吗?不能。

另一方面。

引发了联想,就是被联想者的过错吗?也不能。

所以很难说《孤注一掷》这么拍就是不负责任。

要说不足,就是这部电影的快节奏推进剧情,让它无暇更深入地呈现字幕组,将背后更复杂的关系说透。

那就是字幕组与盗压组的区别——

02

盗压组

《孤注一掷》正式上映的前两天,Sir 在朋友圈看到了这样一张截图:

非但是惊叹于枪版的迅速与嚣张,更荒诞的是,一个反博彩的电影,也难逃博彩广告植入。

问题在哪?

事实上早在电影上映之初,电影宣发张文伯就在微博里对字幕组的情节进行了解释:" 很多不法分子会盗取字幕组资源,进行博彩网络信息传播。"

而在他贴出知乎的帖子《我给美剧做字幕的那些日子里》,也提到人人影视的视频里,各式各样的广告。

△ 出自《我给美剧做字幕的那些日子 ……》

等等。

你是不是发现问题出在哪里了?

影片里是 " 把广告发给字幕组 "。

现实中是 " 不法分子盗取字幕组资源 "。

二者,根本不是一类群体。

字幕组是什么?

他们是专门翻译影视资源的小 " 团体 "。

比如日剧韩剧。

或者是欧美冷门电影。

他们多半是处于爱好,传播自己喜欢的内容。

根据一个有多年字幕组经验的朋友跟 Sir 透露,字幕组为了盈利,大部分还是会接广告的。

但,基本上是不会去碰非法、赌博的广告。

除此之外,也还有不少字幕组是通过打赏等方式,维系自己的日常运营,当然,也不排除有小团体或是个人字幕组是为爱发电。

(在此为了安全,Sir 就不一一举例了。)

毕竟,字幕组本身就行走在钢丝上了,太过于招摇地打非法广告,那势必会对这个行业雪上加霜,也对它自身的口碑不利。

而那些盗取资源的所谓字幕组呢?

与其称他们为字幕组,不如说,他们是盗压组

他们除了偶尔自己翻译字幕外,更多的,其实是将字幕组发布的外挂,拿去制成熟肉(带字幕的影视资源),再做成视频平台进行盈利。

但对于资深影迷来说,这二者的区别可谓天上地下。

与字幕组的为爱发电不同。

盗压组往往背后有资金,做事情比字幕组快,发展也快,是有目的的盈利组织。

为了赚钱,自然,就会压制一些非法视频,会接一些非法广告。

情色、诈骗、赌博。

或者传播枪版。

就像最近的《奥本海默》,这些人早早地就盗取了枪版资源,并翻译完毕,打上了博彩公司广告。

《孤注一掷》的遗憾就在于。

没有揭露出盗压组这一环节的存在,让观众看清赌博诈骗真正的帮凶。

但有时电影确实无法面面俱到。

对于那些没有讲到位的地方,Sir 认为需要跟进讨论,补充说明,把更多的事实传播出去。

03

谁在为难谁?

今天出现了两难的局面。

即。

作品的表达权和观众的观影权发生了冲突。

对于影迷来说,这两者都是我们愿意维护的,但是谁让它们发生冲突的呢?

先说作品的表达权。

豆瓣 9.0 的《我不是药神》,当年上映也遭遇过不少的一星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声音是——

" 电影抹黑了医药公司。"

没错,这也是一个现实主义题材。

但一部电影中的人物,不可避免又是一个具体的形象,不可能是面目模糊的集合体。

打个比方说,《隐入尘烟》算不算现实?

算吧。

但你能说,所有的农民都和马有铁一样朴实善良,疼爱老婆吗?

当然不可能。但你也不能否认,他作为现实的一部分,有权在银幕上呈现出他的真实。

电影呈现的,只能是世界截取出来的一面。

我们不能要求电影必须代表一切,否则一切的电影将失去表达的权力。

就像《孤注一掷》里。

有一个被骗充当 " 性感荷官 " 的模特,不代表所有的模特都有危害。

有一个被胁提供技术支持的程序员,就是抹黑了所有码农吗?

同样的道理,电影里的一个字幕组,也不能代表所有的字幕组,何况这个字幕组还并没有真正贴博彩广告。

另一方面。

Sir 也能理解字幕组的敏感和 " 过激反应 "

没看到有模特或者码农跳出来指责电影污名化了自己,因为这两个行业的从业得到了一定的保障。

有安全感才不会敏感。电影怎么拍都不会对他们的工作产生实质性影响。

而字幕组呢。

字幕组太难了啊。

他们的地位,至今都没有得到明确的认可,政策还可能进一步收紧。

同时,随着流媒体平台的出现不少资源都带有官方中文字幕。

于是,字幕组也进入到了生存的池塘快要干涸了的地步。

劣币驱逐良币之下,越多机翻的劣质 " 熟肉 " 为了拼速度,铺天盖地;

广告收入,也不稳定,甚至没有。

还要面对盗压的打击。

肉眼可见大量的字幕组开始 " 金盆洗手 " 了。

有人看到这可能会说了,Sir 你这不是和稀泥吗,电影没错,字幕组也没错。

对啊。

根本的问题其实都不是它们造成的,它们为什么需要相互为难呢?

如果电影拍的是一个别的领域,基本不可能出现今天的争议。

但特殊就在于——

这次拍到的,刚好是一个岌岌可危的领域。

这种岌岌可危,是电影造成的?是字幕组造成的?

这种岌岌可危何尝又不是整个影迷群体的敏感和慌张。

我们对字幕组多一重的滤镜在于,试图维护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观影权。

举个例子。

我们能在电影院里看的电影,其实还是很少。

给大家看几组数据——

从 1994 年,中国内地每年引进 10 部海外分账大片,在加入 WTO 后,增加到 20 部。

直到 2021 年后,才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 14 部特种分账片," 特种 ",是针对 3D 与 IMAX 电影的引进,这部分的特种分账片只有 3D IMAX 单发。

就单看分账片,一年只有 34 部。

批片呢?就是买断版权的引进模式,一年只有 30 部。

不要说那些电影节上冷门小众的文艺片基本无缘。

就连世界范围的大爆款也可能与我们处于平行世界——

比如去年的《瞬息全宇宙》。

很多的电影,国内影迷有赖于字幕组 " 搞快点 "。

如果没有字幕组。

我们大概会与真正的电影越来越远吧。

这是我们支持字幕组的理由。

毕竟。

相比于纷扰,我们更在意的,其实,是可以看到更多元电影的权利。

只是很可惜。

在合法渠道 " 未完成 " 的当下。

这两个同样的出发点,却变得如此势同水火。

最后,Sir 想回到最本质的问题多聊几句:

字幕组与电影之间,其实也本不该是对立关系。

就像明知道内地传播的都是盗版资源,但《鬼家人》的导演程伟豪依然会在微博上 " 营业 ",介绍开场设计的一些 " 小巧思 "。

为什么?

一个导演当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赚钱,能够在电影院以最好的形式呈现。

但如果已经注定不能了呢?

退一步来说,导演在乎的是,作品抵达了观众,才算真正完成了。

哪怕是以有瑕疵的形式。

也是因此。

《孤注一掷》这一次的争议,伤害的,反而是许多影迷的感情。

以至于再次面对电影。

很多人便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复杂心态,左右为难。

但,不论影迷是站在字幕组,还是电影一方。

其实,我们都应该知道。

我们,他们,其实都是陷入了困境中。

为何字幕组能存在那么久,又为何它成为了博彩广告利用的对象,又为何电影里的片段,让不少影迷反感。

说来说去,还是一个我们心知肚明的问题。

盗版也好,字幕组也好。

(如果上映了还非得找盗版,Sir 是不赞同这样的行为。)

它本不该、不需要存在。

但居然还会发展出一个产业。

就已经说明,这是一个摆在所有的人面前的问题: 它是电影市场的畸形发展下的另辟蹊径。

在歌颂它为普罗米修斯时,倒不如说,是人们换取基本需求不得不建立起来的地下市场。

是我们不再甘心这些 " 廉价爆米花 " 电影的反抗。

Sir 又想起了娄烨。

他有两句话今天特别值得揣摩。

一句是。

" 不要害怕电影,电影没那么可怕。"

这句话我们通常默认为是说给审查者听的。

可是今天这种 " 审查思维 ",早已流向了普通大众,大家愿意把电影放大,让事态加重。

我们会因为电影里的一个情节,要么人人自危,要么义愤填膺,好像电影真的能如洪水猛兽,有毒而可怕。

另一句是。

" 现在的观众变成了二流观众。"

对啊。

我们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变成了这样脆弱、狭隘的面目。

变成这样,可不是我们自愿的啊。
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

标签:

相关新闻